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制订系列座谈会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科学分析我校“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厘清改革思路,明确新时期建设重点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精神,我校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和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1.学科专业取得显著进展
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经济、管理、文学为主体,经、管、文、工、艺、教、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2017年会计学和新闻传播学两学科分别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为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形成学科特色,2019-2020年先后有10个优势学科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学校积极制定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推进专业交叉融合,挖掘办学潜力,积极创办社会急需、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在稳定发展的专业基础上,适时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健康养生等新兴专业,2019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工商管理三个本科专业;2020年新增税收学、中药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三个新专业。目前为止共设立37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会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和健康医学院等8个二级院系。2019年学校会计学、新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结项验收,其中会计学、新闻学、财务管理3个专业在此基础上,贯彻落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已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会计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标志着我校的专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专业发展达到新水平。
2.师资队伍明显提升
目前专任教师1230人,生师比18:1。副高级及以上专任教师355人、占比28.86%,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7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1039人、占比84.47%,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25人、占比10.16%;双师型专任教师236人;有国(境)外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125人。兼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62%。教师职称、学位结构分布详见表2-3。
表2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 |
人数(人) |
170 |
185 |
369 |
占比 |
13.82% |
15.04% |
30.00% |
表3 专任教师学位结构
学历 |
博士 |
硕士 |
学士及其它 |
人数(人) |
125 |
914 |
191 |
占比 |
10.16% |
74.31% |
15.53% |
3.人才培养获社会认可
学校积极实施学分制改革,修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实行弹性开课制度,对重修人数较多的课程进行滚动开课,探索考试考核改革,以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对部分课程开展了教考分离考核改革试点。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未来大学联盟”学生学习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在联盟内各高校间进行短期交流学习,推动跨校之间学分互认,办学资源共享。
2019年我校申报的《以提升商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虚实融合实习平台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项目自实施以来先后开展了19期仿真实习,共有来自经管类八大专业的16930名学生参与,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50项;学校教学团队也在相关领域获得较多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先后出版教材13部,发表论文23篇,获得课题25项,多人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连续5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7%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显著提高,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排名第4位”“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等称号。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不断提升
学校教师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近五年来经统计,SCI、A&HCI、EI、CPCI(ISTP)、SSCI等国外期刊发表论文数19篇,在国内核心期刊CSSCI、CSCD、CSTPCD等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121篇,合计140篇。专任教师1096人,师均高水平论文数0.07篇/人。
表4 一般期刊论文和核心论文发表
年份 |
一般期刊论文 |
核心期刊论文 |
2016 |
137 |
12 |
2017 |
129 |
18 |
2018 |
106 |
13 |
2019 |
142 |
23 |
2020 |
246 |
74 |
在科研项目方面,近5年来全校共获批200项项目,其中,省部级或以上的项目共有34项(12项省级教育类项目,18项省级共建项目),厅局级、校级项目项目166项。此外,横向项目共有9项。详见表5。
表5 科研项目(不含横向项目)情况
年份 |
项目数 |
项目总经费(万元) |
项目平均经费(万元) |
2016 |
8 |
39.1 |
4.89 |
2017 |
11 |
133 |
12.09 |
2018 |
59 |
416.5 |
7.06 |
2019 |
66 |
430 |
6.52 |
2020 |
56 |
374.5 |
6.69 |
在专著与教材方面,近5年来学校共出版专著或文学、艺术作品13部,主编或参编教材51部。
5.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持续加强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港澳台侨学生国内联合招生考试”,招收海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提供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开发“2+2”、“3+1”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先后举办商业艺术梦想之旅、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培训、国际会计人才培养计划、雅思强化培训团等项目;组织国际商务精英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全额奖学金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等高校参加短期交流,目前已有400余人参与了境外交流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1.专业结构有待优化。工科门类专业较少,目前只有3个工科专业;专业总数较少只有40个,且各专业学生人数分布不均衡,差别较大;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量不多,专业内涵质量急需提高。
2.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结构不尽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不足;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的比例偏低,大型企业的业界导师较少。整体师资队伍离发展专业硕士教育还有较大差距。
3.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应用型内涵需要充实,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突出,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深化。
4.科研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标志性科研成果。教师整体科研能力尚需提高,国家级科研项目处于空白;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基础薄弱,省级科研平台还在突破中;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横向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存在不足。
5.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管理规章制度陈旧落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待推进;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权责不够明确,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行政管理部门主动作为不够;二级学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导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对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给予政策倾斜,紧扣质量提升的主题和结构优化主线,指导推进高等学校编制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最具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性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共建人文湾区。
2.符合广东省经济建设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广东正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契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产业的创新发展必将对人才培养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珠三角地区高校建设水平。《广东省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任务提出,要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广东省民办学校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2019-2022年)》提出,争取用3-4年时间,推动全省民办学校加快基本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全面提升民办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广东民办教育品牌。
3.学校转设带来的机遇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已于2020年成功转设为民办学校。转设后的广州华商学院,将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更加有利于发挥民办高校的灵活办学机制,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有更多办学自主性,更加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学科,加快在新文科和新工科建设方面形成鲜明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发展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带来的机遇
我校已被列入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候选名单,发展硕士学位教育将通过高强度的内涵建设发展跻身培养硕士研究生高校的行列,全面提升我校层次和水平,提升我校的影响力。研究生教育建设工作的推进将促进我校承担新的、更大的社会责任,进一步主动面向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打开学校发展新格局,实现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二)挑战
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2019年教育部开始对民办高校的各个专业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我校的专业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加紧推进民办教育的规范化工作,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民办大学办学的规范化要求,是我校接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得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企业也希望能获得更优质的人才,这些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与民办教育相关的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出台,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民办教育的障碍将得到消除,民办教育很可能迎来“名校+资本”“名专业+资本”的时代。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日趋激烈。
学校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2020年我校刚刚经历了独立学院转设,成功的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学校。转设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如何平稳度过转设过渡期?转设后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该如何开展?伴随着四会新校区的启用,该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多校区办学的问题?能否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建设权,并通过3年建设在2023年达到硕士学位授权要求?以及2025年学校能否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合格评估等一系列问题。
三、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及广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支撑,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二)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
国内一流、经管文为主体、特色鲜明的民办应用型大学。
2.学科发展定位
以高水平会计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统计学等学科为龙头,经、管、文、工、艺、教、医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健康医学等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
3.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和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引领平台,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4.人才培养定位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及任务可概括为“十五字方针”:
优结构、聚人才、提质量、上硕点、迎评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强化党的建设和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地方性、经管文为主体办学定位,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2025年,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办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全省民办学校前列。
2.具体目标
学科专业建设:
(1)重点建设的会计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统计学三个学科在2023年全面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至2025年,共培养建设5个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权水平。
(2)在已有的一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和三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新闻学、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重点建设10个校级一流专业(含特色与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应用统计、国际商务、金融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国际贸易学、外国语言文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艺术设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等。
(3)在现有40个专业基础上,至少增加10个专业(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为主),本科专业总量达50-52个。
师资队伍:
至2025年,教师队伍整体情况达到民办高校的前列。生师比、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专业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到2023年,教师队伍整体达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的标准。
(1)降低生师比:生师比从当前18:1,降至17:1。到2023年专任教师达到1765人,之后随着招生情况按比例相应补充。
(2)优化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到2025年,专任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比不低于40%,硕士学位建设点需严格按各专业的标准优化教师职称结构,会计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统计学需在2023年全面达标。
(3)优化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到2023年,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低于442人,占比不低于2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148人,占比不低于65%。
(4)积极引进各专业领军学者,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围绕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一流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引进团队负责人1人,培养团队骨干5-10人。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精准引人育才。
(5)积极培育标杆型专任教师,到2025年,引进或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学名师2-3人,南粤优秀教师2-3人,广东省优秀民办教育教师5-8人,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100人。
(6)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25年,“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40%,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
(7)引入一批业界标杆、大型企业的专家及创新实践者参与人才培养。至2023年,聘用、引进、签定标杆、大型企业的业界导师200名,3个硕士学位建设点业界导师不低于150名。
人才培养:
(1)每年本科生招生10000人,2025年在校学生总数达到38000人左右,国际教育学生达到1000人左右。
(2)规划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校级一流课程50门(含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课等)。
(3)新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校级校本教材10部。
(4)新建省级实践教学基地3个、新增校级实践教学基地10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协同育人平台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
(5)完成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5项,校级教研课题200项;参与国家级学科竞赛40个,省级学科竞赛300个,获得教学成果奖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部级3个)。
(6)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建设省级产业学院3个,校级产业学院6个,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个。
科学研究:
(1)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培育更多的标志性成果。加大投入,确保科研能力整体达到硕士点授予单位要求水平。保证科研经费稳步增长,未来每年年均科研经费投入1200万元以上。积极申报国家级与省市级重点项目,2023年前实现国家级项目的突破,争取获得省部级自然、社科项目40项;争取横向合作项目50项,企业资助项目经费达500万。
(2)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项目、课题为抓手,力争培育建设5个左右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力争培育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省级一流试验研究所(中心、室)研发基地1-2个;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0篇。
(3)积极推进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成果运用与转化,争取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20项以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达20%以上。
(4)科研水平5年内达到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
社会服务:
(1)提升教师科教融合及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学校现有十个科研院所的牵引作用,加强我校校级智库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服务,形成有政府单位采纳意见的研究报告2篇以上。
(2)建设融“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产出中心建设和研究中心建设”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产业学院9个。
(3)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组织华商科协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开展科普服务。
国际交流与合作:
(1)教师队伍的国际化。2023年底学校派出境外访学3个月以上教师、管理人员人数累计达30人左右,至2025年派出境外访学人员累计80人;引进一批(约8人)高质量可以教授雅思、托福等国际公认的语言考试的外语教师队伍;建立和稳定外籍教师队伍,到2025年聘用外教人数保有量25人左右。
(2)学生的国际化、多元化。每年拓展1个与国外大学学分互认模式的合作;到2025底我校学生赴境外各类长短期学习、访学、升学、实践人数达1500人。港澳台侨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人左右,外国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60人左右(目前暂未有留学生)。
(3)打造多样化国际课程。逐步实现国际班、英语专业、日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全外语教学;双语班、国际实验班80%左右的专业课程实现外语教学。
四、实现目标的主要举措
为顺利实现主要目标,学校将重点实施以下五项工程:
(一)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获得硕士学位点。以现在优势专业为基础,突破专业学位硕士点。从专业特色、人员规模、人员结构、骨干教师、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实践教学和支撑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建设,提炼任务清单,整合学科资源,优化特色能力,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2023年建成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至2025年共建成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扩大专业规模总量,以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循序渐进地增设与创新性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大健康、中医药、现代护理)发展紧密相关的工学、医学门类专业。另一方面,基于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类目录内专业申报空间明显收窄的形势,经济、管理类已设专业重在加强内涵建设和专业整合,通过积极植入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完成专业内涵提升与转型升级。
打造特色品牌专业。遵循“突出重点、秉承优势、强化特色”的思路,实施好“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以国家、省、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引领,以校企(地)合作、产教融合为平台,以教学改革为抓手,精确把握学校现有优势专业的建设方向,进一步凝练特色,集中建设会计学、新闻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金融工程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在行业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完善专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专业专人负责机制,压实专业建设主体责任。加紧遴选与引进专业带头人,重点专业需有2-3人,一般专业至少保证1个专业带头人。建立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对专业建设过程的常态化追踪,及时修正偏差,对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关停并转”存在严重发展缺陷、实力严重不足、不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专业。开展专业绩效评价,建立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专业资源配置机制,让有能力达到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获得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二)高水平师资强校工程
通过五个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全面优化师资结构。包括:
“博士工程”:继续加强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力度,至2023年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超25%,至2025年博士学位者占比达到28%。
“特聘岗位工程”:在当前基础上继续推进,精准引入针对发展所需的重要人才,特别是发展研究生教育所需的相关岗位人才。
“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继续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至2025年,让1000名中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导师制”“科研导师制”“高级职称教师听课制”等制度,在“传、帮、带”的机制中获得科研教学能力提升。同时继续推行“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制”,鼓励青年教师提水平,出成果。继续推行青年教师学历提高计划,每年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整体提升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实施青年教师轮岗培训制度,有计划地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行业部门等接受培训等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取得相关执业、从业资格证书。
“带头人工程”:充分发挥好各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上的带头作用,带动教师整体提升。围绕学科带头人,至2023年,打造若干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及科研创新团队各3个。至2025年,我校每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至少建成一个省级教学团队或创新科研团队。
“业界导师工程”:引入一批业界专家及创新实践者参与教学科研。至2023年,聘用、引进、签定业界导师200名,3个硕士学位建设点业界导师不低于150名。
提升管理队伍素质。严把管理人员入口关,加强在重点高校硕士毕业生中选聘管理人员,逐步提高管理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人员比例。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对管理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干部竞聘轮岗、选拔任用、监督考核制度和程序。完善责任机制,引导管理人员转作风、振精神、强服务,提升工作效率、质量。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对教职员工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广东省民办学院的中上水平),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劳保福利待遇。对于长期在华商学院供职且表现好的教师,实施“年资奖励工资制”。尽快出台一些“暖心工程”和措施,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搭建教职员工个人的发展与对学校未来美好预期的联系,构建命运共同体。
(三)高水平人才培养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调研企业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方向,明确就业主要岗位、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执业资格(质)要求,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减少必修课和理论课,增加通识选修课、实验实践课、创新创业课,构建起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着眼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结合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作用,促进教学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四)高水平科研创新工程
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持续开展应用型学科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要建立完善有效的科研考核制度,将二级学院和专职教师每年的科研工作量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收入分配直接挂钩。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和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个人评优等项工作结合起来,且作为重要依据。
加强科研能力建设。鼓励教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把服务国家目标与科学自由探索结合起来,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实验室作用,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和争取经费支持,努力开展校级科研项目培育。多渠道扩大与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在横向课题合作上有较大发展。
紧密结合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和条件,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成果研究和转化,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积极承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点项目,通过互惠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学效益。
(五)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广交流:建国际学术交流云平台,打破新冠疫情对国际学术交流的制约。启动“国际学术交流云计划”,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一方面增设仿真系统;另一方面重点面向学位授予建设点的相关专业拓展交流的学校、专家及行业机构。
深合作:针对3个学位授予建设点建立5类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教师境外访学:至2023年,派送多名教师境外访学。学生国际学习:让学生参与高水平国际竞赛、研学项目。国际学术会议: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不少于2次。科研对口合作:每个硕士学位授予建设点落实一个境外对口合作大学,每个专业点至少开展一个科研合作项目。学位联合培养:继续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及其它有合作基础的大学联合推进“2+2”、“3+1”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探索面向硕士的“1+1”联合培养,打造一个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专业试点。
五、保障措施
(一)党建保障
坚持定位履责作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党委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董事会、行政大力支持党建工作,党建配套经费高于上级拔款总额,并列入学校年度预算;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配齐各二级学院专职党总支书记和组织员,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努力建设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和管理队伍。加大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的力度,打造一支爱国爱校,理想远大,朝气蓬勃,执行力强的优秀的中青年科研、教学、行政骨干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二)管理保障
加快启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定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规范校长办公会议议事程序,提高会议效率,优化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加快优化校领导的分工体系,提高校领导分工的协调性和整合性。建立以二级院系为主体的报告请示制度和督办回馈机制,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及时反馈情况的闭环系统。推行规划问责制,要求二级院系制定本单位年度发展计划,与学校签订责任书,年底接受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将作为办学资源总体配置的重要参考。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院为实体改革,逐步实施权力、资源下放。建立健全二级院系与部处互评考核制度,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
(三)资源保障
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合理合法融资。不断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资源,探索校园各类资源的有偿开发和利用。积极争取政府更大的经费支持,加大经营性资产及相关产业管理力度,确保学校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经费预算与教学业务目标责任相接合的绩效奖惩考核管理,运用预算管理发挥资金最大效用,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调动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具体如下:(1)机制建设。建立建全预算管理体制,完善预算管理考核机构建设,增强财务预算考核组织建设,从管理考评机构建设入手,组建预算管理委员会,建立财务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及教职工直接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体系。(2)绩效管理。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经费预算与经济目标相接合的预算绩效考评奖惩管理模式。第一阶段:探索目标绩效预算管理办法,从目前预算体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经费项目试点性开展预算绩效管理,选择试点项目由教学单位制定教学目标,细化业务目标所需经费,根据目标对经费需求编制预算提交委员会审查通过予以拨付,并在权限范围内充分授权,灵活掌握经费使用,根据计划目标年末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励。第二阶段:根据试点性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建立完善经费预算分块管理分块考核,教学经费以鼓励为主,行政经费以倡导节约为主,公共经费以完成最大效果为主,建立完善考核奖励制度推广开展。第三阶段:形成较为成熟的向教学科研重点倾斜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奖惩机制,形成较为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管理办法,促进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治理保障
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广州华商学院章程》,围绕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建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二级院系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着力提升二级院系学生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规章制度,加大学生资助力度,力争校内资助全覆盖国家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让贫困学生因为学费问题退学。筹建校友基金会,引导校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创业、助学助困等方面贡献力量。加强校友企业与母校合作联系,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支持在校生创新创业。加强对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探索和完善师生员工、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实现形式,调动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献计出力。
(五)文化保障
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华商校训,着力凝练并培育华商精神,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广泛认同的共同理想和信念,锻造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品质,并将其内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文化心理。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启动校歌、校旗等学校文化符号的策划征集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华商人和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不断赋予华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加强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官方网站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础,搭建文化载体支撑平台。
(六)服务保障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统筹机关对师生服务的窗口,试行“一站式”服务。继续推进后勤服务改革,明晰后勤服务责任边界,建立健全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进一步畅通师生对后勤服务监督、反馈的渠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继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完善各项节能制度与措施。加大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内办公业务的信息化,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逐步建立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成绩查询、招生就业、电子图书系统等联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六、推进与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全校规划工作,负责具体组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规划的宣传,大力营造落实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让规划确定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让实施规划成为全院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学院规划体系,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强化总体规划“纲举目张”的调控和约束功能。建立专项规划与学院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形成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整体协调推进。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适度增加二级学院的数量。
(三)加强监督评估
对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相关系部,并明确相关目标完成的时序要求。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的绩效考核范围。同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实施情况,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沿着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